科研进展
  
棉花所在BMC Genomics发表棉花胞质不育恢复基因鉴定的文章
更新时间 :2018-01-08  浏览次数:57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2018年1月2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耿军义和郭宝生团队在《BMC Genomics》(5年IF=4.28)上发表 “Physical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prediction of fertility restorer gene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cotton” 的文章。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雄性不育的重要形式,它由细胞质和细胞核互作而导致的雄性不育。目前,在棉花种子生产中采用的三系杂交制种,利用的就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协同改良来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棉花新品种。

      该研究团队对母本3096A(来源于104-7A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866R构建的F2分离群体,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挖掘出了与恢复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和20个候选基因,为棉花CMS恢复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利用super-BSA鉴定关联性标记也为加速棉花及其他作物的CMS开发提供了借鉴。

      赵存鹏和赵贵元为该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连接:https://bmcgenomic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64-017-4406-y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电话:0311-87652070     E-mail:mhsbgs@163.com

   网址:http://www.hebcri.cn     冀ICP备2024083254号     技术支持:保定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