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2024年度绩效考评会在石家庄召开
更新时间 :2025-01-07  浏览次数:288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1月4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2024年度绩效考评会在石家庄召开。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处、特色产业处,省财政厅科教文处和省农林科学院科研部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省种子总站、省植保植检总站、国欣农研会等单位相关专家和棉花创新团队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棉花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建宏研究员介绍了体系前期工作成效,各岗、站专家围绕2024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重点工作内容、产业支撑作用、主要工作成效和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考核组专家对岗站汇报内容进行了逐一点评,一致认为各岗站工作紧扣岗位职责,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棉花团队在2024年取得的工作成效,提出棉花创新团队要继续瞄准产业瓶颈问题,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示范在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强与产业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为我省棉花产业稳定和技术升级提供有效支撑。首席专家张建宏研究员表示,棉花创新团队将认真谋划好2025年的工作,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紧紧围绕全程机械化、植棉空间拓展和稳棉增效等关键环节,加强联合攻关、集成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河北省棉花产业稳定和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棉花创新团队2024年紧密围绕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在品种更新换代、技术集成创新、农机装备研发等工作上集中发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国内首创适宜内地棉区的轻型履带式棉花统收机(4MLQ-3)(作业效率、采净率等方面与摘锭式采棉机相当,且通过性更好,更适宜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收获期潮湿多雨天气),2024年新机型的适应性、耐用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实现量产,并在河北、山东、江西等地规模化采收应用;二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持续完善,机采棉单产和生产规模实现质的飞跃。培育筛选冀棉262、冀棉30等宜机化新品种,完善配套机采棉生产技术,集成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冀东规模化生产应用,唐山丰南区千亩示范方亩产籽棉达到310.6公斤,创下当地高产纪录,且亩采收成本由600元降至100元,节本增效效果显著。通过示范带动,2024年省内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面积首次超5万亩,机械化采收面积首次突破万亩。三是棉-麦套种模式突破机械化管理瓶颈,棉粮产量突破实现双丰收。研制适于套种的小麦和棉花播种机、打药机,优化作物配置方式和衔接节点关键技术,集成了棉-麦套种的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在邯郸市曲周县核心示范区(70亩),棉花产量与单作棉田持平(347.5公斤/亩)的情况下,还可收获超600公斤小麦,实现了棉粮双丰收。模式辐射邯郸、邢台、沧州、唐山等地,2025年新增规模化种植面积超5000亩。各项技术成果为河北省棉花生产方式转变和技术升级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乡村云融媒平台记者 董志水)「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




     

   版权所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和平西路598号

   邮政编码:050051     电话:0311-87652070     E-mail:mhsbgs@163.com

   网址:http://www.hebcri.cn     冀ICP备2024083254号     技术支持:保定新网